為了測量的準確性,我們應按需對二等標準水銀溫度計進行校正,具體校正方法如下:
(1)二等標準水銀溫度計讀數的校正
將一支輔助溫度計靠在測量溫度計的露出部分,其水銀球位于露出水銀柱的中間,測量露出部分的平均溫度,校正值Δt按式下式計算,即:
Δt = 0.00016 h (t體 - t環)
式中:0.00016一水銀對玻璃的相對膨脹系數;h—露出水銀柱的高度(以溫度差值表示);t體一體系的溫度(由測量溫度計測出);t環一環境溫度,即水銀柱露出部分的平均溫度(由輔助溫度計測出)。
校正后的真實溫度為:t真 = t體 + Δt
例如測得某液體的t體=183℃,其液面在溫度計的29℃上,則h = 183 -29 =154,而t環= 64℃,則Δt =0.00016×154×(183℃-64℃)=2.9℃
故該液體的真實溫度為:t(真) = 183℃ + 2.9℃ = 185.9℃。由此可見,體系的溫度越高,校正值越大。在300℃時,其校正值可達10℃左右。
半浸式溫度計,在水銀球上端不遠處有一標志線,測量時只要將線下部分放入待測體系中,便無需進行露出部分的校正。
(2)二等標準水銀溫度計刻度的校正
溫度計刻度的校正通常用兩種方法:
A.以純的有機化合物的熔點為標準來校正。其步驟為:選用數種已知熔點的純有機物,用該溫度計測定它們的熔點,以實測熔點溫度作縱坐標,實測熔點與已知熔點的差值為橫坐標,畫出校正曲線,這樣凡是用這只溫度計測得的溫度均可在曲線找到校正數值。
B.與標準溫度比較來校正。其步驟為:將標準溫度計與待校正的溫度計平行放在熱溶液中,緩慢均勻加熱,每隔5℃分別記錄兩只溫度計讀數,求出偏差值Δt。
Δt = 待校正的溫度計的溫度 - 標準溫度計的溫度。以待校正的溫度計的溫度作縱坐標,Δt為橫坐標,畫出校正曲線,這樣凡是用這只溫度計測得的溫度均可由曲線找到校正數值。
以上是關于二等標準水銀溫度計讀數和刻度的校正,更多信息咨詢!
上一篇 : 面板式轉子流量計的測量與停用方法
下一篇 : 塑料管浮子流量計不斷發展以適應行業需求